内容推荐
自1919年起,法租界已成为上海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报刊和社团的聚集地。无论是国民党背景的《建设》、《星期评论》、《觉悟》,还是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的《共产党》、《劳动界》,以及久负盛名的《新青年》都集中于法租界编辑发行,此外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共上海发起组、上海机器工会等也都位于法租界。作者以此为基础,从上海的城市特色、法租界的社会空间与革命者的社会来源与交往等角度,展开对“一大”召开的深入讨论。
内容推荐自1919年起,法租界已成为上海宣传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报刊和社团的聚集地。无论是国民党背景的《建设》、《星期评论》、《觉悟》,还是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的《共产党》、《劳动界》,以及久负盛名的《新青年》都集中于法租界编辑发行,此外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共上海发起组、上海机器工会等也都位于法租界。作者以此为基础,从上海的城市特色、法租界的社会空间与革命者的社会来源与交往等角度,展开对“一大”召开的深入讨论。
目录第一章 多元经济中心的形成
1.第一工商大都
2.全国金融中心
第二章 城市交通体系的完善
1.市内交通与对外联系
2.邮政电信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 新文化运动策源地
1.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新青年》创刊
3.五四运动在上海
第四章 红星从这里升起
1.工人阶级的觉醒
2.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五章 法租界与中共建党
1.“一市三治”
2.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法租界的活动
3.会址选定的前后
4.法租界的特殊性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显示全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