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领导活动的起点,又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全过程,是其他领导职能之基础,是治国为政之大计,关系着事业之兴衰成败。本书紧贴领导干部工作实际,分为原理篇、方法篇、表达篇三个部分,简而不疏地阐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可行性方法、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现实工作中亟须搞清楚的问题,为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了多角度的参考思路和方法支持。本书有利于领导干部提升调查研究水平、提升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辞典
¥25.50元
给领导干部提个醒
¥22.50元
政鉴:罗崇敏履职报告
¥27.00元
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指导思想
¥33.00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学习问答
¥22.50元
编辑推荐本书详细论述了调研的原理、方法和调研报告的写作这三个方面,文风生动活泼,可读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强,是提升领导干部调研能力和领导者整体素质的重要参考读物。
内容推荐调查研究是领导活动的起点,又贯穿于领导活动的全过程,是其他领导职能之基础,是治国为政之大计,关系着事业之兴衰成败。本书紧贴领导干部工作实际,分为原理篇、方法篇、表达篇三个部分,简而不疏地阐述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可行性方法、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现实工作中亟须搞清楚的问题,为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了多角度的参考思路和方法支持。本书有利于领导干部提升调查研究水平、提升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简介于立志,辽宁省写作协会会员,曾供职于鞍钢集团公司机关,从事干部教育和调研工作多年。近年来,主要从事领导科学的研究工作。出版有《党员干部修养镜鉴》《党员干部从政史鉴》《做最好的领导》《与领导干部谈官德》等多部著作,其中《党员干部修养镜鉴》一书荣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奖”。刘崇顺,社会学家,曾任武汉市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湖北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武汉市社会学会会长等职。著有20多部著作,300余篇论文见于报刊。
目录前言
一、原 理 篇
调查研究的地位
调查研究的哲学基础
调查研究的发展演变
革命导师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与市场经济
调查研究与系统科学
调查研究的基本类型
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
调查研究的方法理论
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调查研究中的分析与综合
调查研究中的归纳法与演绎法
二、方 法 篇
深入一线亲自调查研究
怎样搞好调查研究的选题
如何深刻领会领导的意图
调查研究假设方法的科学性
什么是典型调查
问卷调查的种类和特点
怎样设计调查问卷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调查研究的地位
领导者作出的每一项决定,尤其是重要决策,不像在马路上开车,一不小心走错路,可以绕小巷子回来重走,而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一走错路就很难回头,即使能够回头,也早已落在后面了。因而,作为“谋事之基”的调查研究工作,显得举足轻重,必须把这个基础工作首先搞好。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实干兴邦”,是我们党的传统,是我们改进作风的重要体现。弘扬实干精神,求真务实,必须搞好调查研究工作。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的第一条要求就是领导干部必须搞好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工作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十分明确,而且要在实际工作上切实加以保证。2011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指出:“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经常走出领导机关,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调查研究,非常有益于促进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有益于深切了解群众的需求、愿望和创造精神、实践经验。”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调查研究,把它视为正确认识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工作的根本依据。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重要传家宝。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依靠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中一贯重视调查研究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离开对群众经验和群众意见的调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领导者也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陈云曾经强调:“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90%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决定,用不到10%的时间就够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改革发展新的实际出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历史经验证明,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胡锦涛同志提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工作方法”的重要论断,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工作主动权”的明确要求。可见,调查研究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工作方法,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善于摆脱各种繁杂事务的缠绕,拿出主要精力去搞调查研究。
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而且关系着事业的兴衰成败。调查研究工作,主要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深入实际调查,准确地掌握客观事实,经过科学的研究加工,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提出正确的工作意见,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好调查研究,目的是为了正确的决策。毛泽东有句经典的名言:“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无论哪个层次的领导,首先遇到的就是出主意的问题,亦即拍板、决策。陈云说过,“难者在弄清情况中,不在决策政策。只要弄清了情况,不难决定政策。”一个有责任心的领导干部,遇到作决策时,都会通过调查来的情况和材料,进行认真深入的辩证分析,掌握真实、全面的情况,这是出好“主意”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从事的领导工作,常常是复杂而有难度的,有时一个小环节出了问题,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领导者作出的每一项决定,尤其是重要决策,不像在马路上开车,一不小心走错路,可以绕小巷子回来重走,而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一走错路就很难回头,即使能够回头,也早已落在后面了。因而,作为“谋事之基”的调查研究工作,显得举足轻重,必须把这个基础工作首先搞好。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而激烈的竞争环境。一个单位要在市场竞争的惊涛骇浪中生存发展,首先离不开对复杂的经济现象进行系统的多层次的考察和分析,并从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中作综合的研究。特别是深化改革,有许多我们尚不熟悉的纷繁复杂的情况和突出的矛盾,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这首先需要我们深入实际作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而绝不能一味陶醉于往日的威风、往日的轰轰烈烈之中。只有深入实际作认真的调查研究,才可能具体地、精确地了解和把握各种客观情况和诸多方面的复杂现实,才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决策。要想达此境,只有知之愈明,才能行之愈笃;行之愈笃,才能知之益明。两者都取决于调查研究。
在现实工作中,人们往往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些领导同志被“文山会海”、形式主义压得喘不过气来,调查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因而也就被挤掉了,或者只能把调查研究工作“委托”给下级、部属去做。这样势必在重要决策时出现盲目性,往往靠一孔之见,头脑一热便拍板,或采取“压宝”的方式,不成功便成仁。殊不知,这正是他们最大的失误!有的企业集团“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夭折在襁褓之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忽视调查研究,盲目决策。
……